作者:ITValue / 日期:2012-05-14
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中國正在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網購市場。來自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在整體電子商務市場中,C2C的占比逐年減少,B2C特別是自主B2C的比重從2009年開始呈現快速增長。
一方面是傳統企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越來越深入,另一方面是以吸引眼球、烘托流量、尋找風投為核心經營模式的純電子商務正趨于沒落。這是否印證了那句話“傳統企業的未來在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未來在傳統企業?”
七匹狼電子商務中心總監鐘濤評價,電商初創期紅利時代已經終結。“任何模式都不能忽視四個層面,即關注用戶價值,盡可能留住用戶,提高用戶復購率,而不是講求一錘子買賣;提高供應鏈價值,包括客單價和毛利率;保持輕團隊,保持靈活運營;運營精細化,花好每一塊錢,不當大財主。”
IBM一份內部電子商務研究報告中有一組有意思的數據:在歐美和日本等電商成熟市場,電商業務TOP10中只有1-2家企業是amazon這樣純電商背景的企業,絕大部分是傳統企業和郵購公司。而在中國的TOP10中,只有蘇寧易購一家是傳統企業背景。
用友集團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杜宇認為中國傳統企業電子商務正在迎來春天。2012年4月以實體零售店起家的蘇寧易購宣布開打首輪價格戰,所有產品價格將下調20%,并特地強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自傷打價格戰,而是基于后臺高效的供應鏈體系獲得了降價空間。蘇寧在管理和后臺系統上已經營投資多年,此舉或許可以看作其后臺體系發力的一個重要表現。
除此之外,元祖食品也是傳統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成功案例。目前在全國36座城市擁有260多家門店的元祖食品已經把渠道發展重點放在電子商務網站上,而把線下的實體店面當成一個展示平臺和物流中心,據元祖食品CIO齊磊介紹,以后元祖的新店選址將是基于物流的需要而不是根據當地的客流等傳統因素決定。客戶先在網上下單,或是去實體店面體驗,下單后由快遞員配送到家或是送到指定地點。
事實上,傳統企業較之純網商更加務實,對利潤和現金流的把控的更好,大部分企業擁有ERP系統,有些還擁有自己的網上商城系統。但這些企業普遍面臨著電子商務和業務一體化、前后臺集成統一的挑戰,陷入“脫節式的電子商務”的模式中,造成信息不統一、資源浪費、供應鏈響應跟不上業務的發展。
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事業部咨詢顧問文永生也認為電子商務首先是“商務”,首要考慮的是如何與傳統商業業務的整合,而不是“電子”。傳統企業做電子商務最終也還是要回歸“商務”本源、注重管理,傳統企業電商的春天才能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