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建凱 / 日期:2010-03-28
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成都京東方”)的4.5代TFT-LCD生產線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按計劃實現量產的過程中,克服了2008年的“5·12”大地震和全球經濟危機的不利影響。在這條全自動生產線上,從第一塊LCD屏被點亮以來,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產品的綜合良品率提升至90%以上。這樣的成績背后,公司首席信息官魏建新功不可沒,因為這條國內目前唯一實現了彩色濾光片和液晶面板集成化的生產線運作完全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撐。“信息系統一停,生產線也就停了”,魏建新如是說。
為了使4.5代生產線按計劃實現量產目標,魏建新首先梳理了業務流程,這使其后復雜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執行系統)和ERP系統得以順利實施,并為公司節省下上百萬美元的資金,這也使成都京東方成為業內少數幾個成功實施“MES+ERP”的企業。
MES系統使成都京東方的產品開發周期從原來的150天縮短到65天,加快了新品投放市場的速度,產品降價的比率由原來的年降價5%降低到4.31%,其結果是帶來了銷售收入的增加。MES系統還加快了應收賬款、存貨的周轉速度,使流動資產的年周轉天數由原來的67天縮短至57天。
作為公司的首席信息官,魏建新把目光放得更遠,他提出要用信息化手段驅動成都京東方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成都京東方原本的生產方式是以產定銷型——先生產出幾種常規尺寸的顯示屏,然后再賣給廠商。魏建新希望借助IT系統的支持,將成都京東方轉化成更先進的訂單型生產模式,既先確定不同廠商的訂單需求,然后再生產多樣化的產品。這種生產模式幫助成都京東方更貼近市場需求,產品的多樣化和以銷定產模式也給企業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魏建新基于現有的ERP平臺,通過對SCM、CRM系統的整合,提出了iDC平臺(創新驅動中心)概念,以關鍵事業部作為一個戰略事業單位,以成都京東方為生產基地,把整機廠商作為下游(工廠),多媒體公司作為銷售單元。依靠信息系統統一流程,統一物料主數據,在成都京東方的生產基地和下游的整機廠商以及銷售渠道之間實現數據交互和流程的整合優化。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后,集團年營業額提升至上千億元人民幣,預計每年利潤增加將可達到上億元人民幣。
現在,魏建新又在積極提倡和推動企業與電信運營商、互聯網門戶、游戲平臺、電子書閱讀器廠商的合作,旨在讓京東方增加聯合研發(新產品)、聯合推廣(市場)、聯合運營(客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