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建凱 / 日期:2010-03-01
導語:雖然SOA的產生,更多的是技術層面上的,但它所涉及到的并不只限于技術,SOA中的實體是服務,而且這些服務可以根據業務需求靈活組合在一起。那么,SOA對CIO的工作——尤其是信息系統的規劃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誕生于20世紀70/80年代的SOA理念,其原型是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通用對象請求代理架構)。1996年,Gartner給出了SOA的具體定義,即“客戶端/服務器的軟件設計方法,一項應用由軟件服務和軟件服務使用者組成。SOA與大多數通用的客戶端/服務器模型的不同之處,在于它著重強調軟件組件的松散耦合,并使用獨立的標準接口”。2002年12月份,Gartner稱SOA是“現代應用開發領域最重要的課題”。
雖然SOA產生于技術層面,但發展到現階段,它的實體是服務,而且這些服務可以根據業務需求靈活組合在一起。去年一些CIO在ITValue社區中發起討論,SOA對CIO的工作——尤其是信息系統的規劃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上海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經理蔣斌認為,CIO在做信息系統規劃時,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各個系統交互信息的規范(如航班信息、產品信息的xml schema等),確定各個系統信息交互的模式。各個系統實施的時候要確保系統都符合這些相關規范。而SOA的應用,有助于CIO開展這些工作。對于規范建立的先后順序,獨立CIO陳其偉認為要先在企業內部SOA架構下規范、統一企業的主數據,之后才談得上企業間的標準規范的建立。
為服務交互而詳細定義的規范,使業務部門、業務合作伙伴之間可以靈活結合,以便提供集成所必需的穩定性,并提供更改軟件系統所需的解決方案。當數據/信息的格式統一,軟件系統只要符合標準規范,就可以按需求進行更改。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陳金雄認為,信息標準化做起來比較難,因此對完全基于SOA架構和標準的傳輸協議來構建新型信息系統的難度,要有清醒認識。對于此,一位服務于汽車貿易公司的CIO說,由于企業內部的部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服務的力度是不一樣的,因此,不同企業SOA架構中的各服務組件之間的交互規范很難做到一致。從價值網絡的角度來看,在整個價值網絡中能夠提供開放性平臺的企業,把握著更大的信息交互標準的主動權。而對于提供組件化、專業化服務的企業,可能更多的是需要遵從平臺化企業的標準。而從行業的角度看,在某些行業里面占有絕對優勢地位的軟件供應商,擁有事實上的標準制定權。還有一些行業,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價值鏈中的某一方可能擁有很強勢的地位,在與下游企業的交互中,很難制定統一的標準。
標準的建立固然是困難的,但這制定標準的過程一定要是根據業務總結出來的,要從解決實際業務問題入手。這也是為什么BPM(商業流程管理)成為SOA“殺手應用”的原因。BPM能夠改善并自動化商業流程。它為運營績效提供了相當的可見度,能讓業務用戶在無需IT參與的前提下動態修訂流程,從而提高了靈活性,避免了資源浪費,間接降低了成本。簡單來說,SOA應先解決業務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如家酒店集團助理副總裁CIO鄧樹洪就根據這種思路,用SOA架構改造了如家IT信息系統。經過一年多的應用,不僅完成了如家IT信息系統的改造,而且還對外向其他代理商公開了接入和反饋端口。目前,包括攜程在內的眾多代理商都通過如家的信息架構在線實時接入在線預定系統和結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