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應 / 日期:2010-02-08
編者按:由IT價值聯盟(www.jibacao.com)和《商業價值》雜志(www.businessvalue.com.cn)于2009年8月份啟動的“2009年度最具價值CIO評選”活動中,記者和研究員用了4個月的時間,走訪了半個中國的118家企業或機構,與上百位CIO就“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最終評選出50位最具價值CIO。
香港賽馬會(簡稱“馬會”)的資訊科技事務執行總監李惠光認為,CIO應成為客戶心理和行為分析的高手,通過細分不同的客戶群需求,找到他們與馬會業務的不同接觸點,通過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將之引向對馬會經營有利的方面。
在這種理念下,李惠光引導馬會的IT部門做了很多客戶行為分析、產品關聯度分析,通過強大而靈活的數據分析系統的支持,他不斷改進投注方式,使之更貼近于客戶的真實需求。
賽馬作為一種古老的娛樂方式,受到電腦游戲等各種新娛樂方式的挑戰,在全球范圍內面臨產業下滑的困境。香港賽馬會為了尋找新的增長模式,由十年前的通過下注員面對面投注,發展到后來的電話投注。近幾年,則有至少1/3的客戶通過互聯網來下注。互聯網提供了比傳統方式更加靈活便捷的服務。香港賽馬會2009年經營了7500場足彩賽事,開場后就可下注,因此對實時信息和賠率的計算速度有更高的要求。
“交易速度快”是目前香港賽馬會互聯網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馬會在過去的18個月將IT的主要投資用于提升互聯網效率和進行客戶投注分析。客戶通過電腦下注后,數據會經過多個環節、多個系統,然后到達數據中心再到交易中心,保證各層都正常運行和無縫鏈接。李惠光在整個數據路徑上設置監控,一旦發現哪個系統過于忙碌就會進行調節,保證交易系統迅速響應。這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因為很難找到可以達到如此高速反應的技術。
未來兩年,李惠光還計劃把馬會的互聯網服務做得更多元化,提供不同的信息給不同的客戶群。新的互聯網服務計劃不僅服務于老馬迷,也服務于并不通曉賽馬的新馬迷。當新馬迷逐漸成為老馬迷,他的客戶需求增長時,系統還會提供更多的信息給他。這種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可以提供給每場至少2萬名客戶。比如為他們跟蹤喜歡的馬師的信息,在YouTube網站上設臺播放賽馬情況,以及開設網上論壇供馬迷發表心得和互動交流等,提升客戶體驗。
通過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多渠道投注參與方式,再加上在市場營銷方面的改進和努力,香港賽馬會在近年全球賽馬業業績普遍下滑的產業趨勢下,2009年的業務增長了3%。
個人簡介
李惠光曾歷任美國銀行(亞太區)副總裁及系統總監,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行政委員會成員、資訊總監等職務,現任香港賽馬會資訊科技事務執行總監。李惠光還同時在多個學術、專業及社會團體中擔任顧問及委員工作,現任香港電腦學會會長、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咨詢委員會委員。
企業簡介
香港賽馬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賽馬機構之一,持有香港牌照經營賽馬業務、規范化足球博彩業務,以及其他獎券銷售。馬會是繼政府之后香港最大的慈善捐款機構和香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