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dam Hartung|文 ITValue 韓洋|編輯 / 日期:2010-10-25
ITValue點評:
在錯失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同時,微軟公司首席軟件架構師雷·奧茲在10月18日宣布辭職,奧茲曾是比爾·蓋茨之后規(guī)劃微軟發(fā)展方向的核心人物之一,被蓋茨稱為“宇宙中最頂尖的5位程序員之一”,鮑爾默面臨著董事會的質疑和市場的考驗。
新聞都出來了,AppleInsider.com上刊登的《移動設備失勢,鮑爾默只能拿一半獎金》稱,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市場正處于高增長階段,而鮑爾默領導下的微軟卻錯失這一市場,微軟公司董事會對此十分失望。諸如自主品牌手機Kin系列的產品失敗讓微軟董事會高興不起來。但是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么他們沒炒鮑爾默魷魚?
十年前,微軟公司是個人軟件領域無可爭辯的王者。它在操作系統和辦公自動化軟件領域近乎壟斷,這為其帶來了高現金流。但是在過去十年里,微軟公司沒有為其股東或客戶帶來任何東西。即便微軟在XBox身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但該產品市場反響平平,離盈虧平衡尚有較遠的距離。而獲得大量研發(fā)投資的Vista、Windows7、Office2007及緊隨其后的Office2010,都成為了“乏味的科技產品”的代名詞。
這些新產品沒有為微軟公司帶來新的需求、新用戶或更高的收入。與此同時,隨著蘋果公司和Google對智能手機市場的侵占分割,微軟公司原先45%的市場份額已經大幅縮水,充其量不到10%。微軟公司已經放棄了其平板電腦的初期版本,諸如惠普公司等開發(fā)商也相繼放棄了微軟的開發(fā)項目。
然而,其他高科技公司的表現則相當不錯。盡管在2000年,蘋果離原先預料的破產之日只有45天,Google也只是家羽翼未豐的年輕公司,但兩家公司都在智能手機、移動電腦和娛樂領域發(fā)布了新產品。2010年,蘋果公司平板電腦的銷量已經超過400萬臺——而投資商和消費者正等著微軟可能于2011年進入平板電腦市場。
雖然仍處于市場支配地位,但微軟公司的收入毫無長進。蘋果公司已經開始開拓新的增長市場,而微軟卻仍在為捍衛(wèi)其傳統收入來源投入資金。
然而,為了實現這一非常低的收入增長,2009年,微軟公司在研發(fā)上的投入是蘋果公司的8倍。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鮑爾默承認,近年來對Vista操作系統的開發(fā),浪費了200位員工幾年的努力。很明顯,微軟公司對“捍衛(wèi)其歷史收入基礎”的投資,獲得的只有不斷下降的投資回報率。同樣顯而易見的是,即便微軟拙于了解開發(fā)某些項目的市場需求來獲得商業(yè)上的成功,它仍然明確而積極地進行投資。
而在“核心”業(yè)務之外的領域投資,非但沒能給微軟帶來顯著的收入,反而造成了巨大損失。譬如其在在線市場上所付出的可怕代價。微軟試圖推出搜索引擎Bing與Google在廣告銷售上一爭高下,但太遲了,其疲軟的產品造成了比收入更高的損失。
這種形勢對于微軟公司的股東來說是一場災難——在過去幾年里都沒有收益。這也使得蘋果公司的市值超過了微軟。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這些變化都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公司做的僅僅是保護其原有業(yè)務的市場份額——而這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股東沒有獲得紅利和增長。除了幾個新興市場以外,微軟在所拓展的新業(yè)務領域均無盈利。而現在,它幾乎在每一項業(yè)務中都落后于人。同時,微軟的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也在云計算日益嚴峻的沖擊下岌岌可危,云計算的到來足以讓微軟的“核心”產品在2020年之前完全過時。
鑒于微軟公司的表現,給予鮑爾默先生去年的“目標”獎金,簡直就是荒謬至極——即便是給他一半也是無讓讓人理解的。真正的問題是,為什么他還沒被炒魷魚?還有那些仍持有微軟公司股票的人,你們怎么還沒拋售?
(文章來源: 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010/000422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