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云生|文 ITValue 吳以四|編輯 / 日期:2011-03-14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云計算被視為“革命性的計算模型”,因為它使得超級計算能力通過互聯網自由流通成為了可能。企業與個人用戶無需再投入昂貴的硬件購置成本,只需要通過互聯網來購買租賃計算力,“把你的計算機當做接入口,一切都交給互聯網吧”。目前,國內金融業還沒有應用云計算這種新興商業計算模型的成功案例。
如果說銀行數據大集中是成功的工程,是對社會有益的工程,其成功經驗就值得總結、借鑒、推廣。如果云計算在金融業要獲得成功的話,同樣也面臨著路線問題、領導問題、人員問題、管理問題、策略問題、保障問題。主要疑問如下:
路線問題,云計算是不是真正代表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過去,銀行界被千年蟲問題忽悠過,投了很多資,最后蟲并沒有出現,沒有發生任何問題。方向、趨勢等問題,是銀行這樣大規模應用信息技術的企業比較擔心的問題。
領導和人員問題。云計算能為決策管理層帶來什么效益?技術人員能得到什么好處?業務人員有什么好處?財務能省多少錢?外面曾說云計算技術實現以后,可以節省30-70%的財力,但是它的成本是多少沒有人客觀全面地計算過。如果沒有這些數字,云計算怎么在產業界成功呢?
管理和策略問題。云計算若在銀行業真正被采用,必須首先解決信息安全與信息保密的疑問、法規監管方面的疑問。云計算對現有管理帶來的挑戰是什么?銀行應用的技術成熟性問題也非常重要,有成功案例嗎?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如有銀行用了,我們才用;不成熟,我們不用。
保障問題。云計算若在銀行業大規模推廣使用,必須解決保障體系建設問題。目前,云計算相關技術服務體系健全嗎?應急體系怎樣建立?全社會都準備到位了嗎?我們期望得到肯定的答案。
(本文作者是中國進出口銀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王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