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斐菲 / 日期:2017-01-20
黃路:花樣年集團信息部助理總經理、大數據中心副總經理
在花樣年負責集團總部信息化建設,同時順應業務發展,也承擔起大數據運營業務,并將于2017年成立獨立公司的大數據中心。
獲獎理由
他圍繞花樣年集團從單一房地產開發向社區服務轉型的目標,用IT連接住宅、金融、養老、商業四大平臺,以社區服務為核心、與社區居民建立有溫度的連接;通過APP展開圍繞社區的小貸金融、旅游、教育等服務,同步將IT能力向非自有小區開放,成為國內成功從房產開發轉型物業服務的房地產企業。
2009年在香港上市的花樣年集團,成立于1998年之初,是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隨著市場變化,花樣年于2012年主動向金融控股集團轉型,同時在服務能力方面下苦功。現在的花樣年集團以社區服務為平臺,業務范圍涉及社區金融服務、住宅社區服務、社區養老、社區教育、社區文化旅游以及房地產開發、國際商務物業、度假業務運營等領域。
在集團從單一房地產開發向社區服務轉型過程中,黃路帶領集團近200人的信息團隊快速推進金融支付、O2O、移動應用開發等項目,順利支撐集團十大業務板塊的開展。
1以社區服務為核心建立四大體系
早在十年前,花樣年就開始布局社區服務。在黃路和信息團隊的技術支持下,社區服務產業成為花樣年獨具特色的產業,除了服務于住宅小區的“彩生活”,還有服務于商務物業的“美易家”、服務于收購產業的“萬象美”、以及面向社會開放的線上服務“解放區”。
隨后,花樣年的地產、酒店、文化旅游、養生養老、教育等產業板塊都連接進入社區服務,形成了社區+的商業模式。“彩生活”的年利潤率甚至超過了50%,這是傳統物業模式無法比擬的。
“彩之云”是“彩生活”提供的一個基于移動互聯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平臺首先提供的是基礎物業服務,即交付物業管理費用、故障維修及建議投訴等;再就是為了提升用戶依存度而設置的豐富的增值服務,比如手機門禁管理、周邊商家訂購服務、生活用品電子商城與團購服務。
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花樣年把社區金融也做得有聲有色,像小貸、融資租賃、保險經紀都融入到社區服務之中。原本就通過優質服務與態度,與業主建立良好情感互動的物業管家,接受了專業的金融保險培訓,可以把好的金融產品與保險產品銷售給業主,通過提成獲得成倍提升的收入。
盡管花樣年目前在全國擁有4億平方米的管理面積、3000多個小區,黃路表示這在全國14.66萬小區里面只占了3%,要想真正形成規模效益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他開發“解放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將同一個區域里的更多小區連成面,通過標準的管理平臺體系和APP的開放能力,邀請其他物業管理機構加入進來,進行資源整合。
2挖掘連接背后的大數據價值
通過四大體系建立社區服務生態圈之后,花樣年集團意識到,連接背后的大數據挖掘具有更大價值,因此2010年底,集團總裁就敦促信息部門研究學習大數據。
與大數據的多次親密接觸,讓黃路看待大數據的態度也愈發清醒,“算法的本質沒有改變,只是判斷條件、數據維度越來越多”,就像在移動互聯網和O2O之前,彩生活的物業管家也會和業主聊天,將精選的水果等商品推廣給業主。目前服務于集團本部的內部大數據,黃路已經設置了多套系統來支持,通過WiFi探針等掌握員工的行為,了解員工的真實工作狀態,分析員工各層級的留存效率分析等。目前,黃路與大數據部正積極建立新的KPI制度。
而服務于分散小區的大數據業務的開展所遇到的阻礙就大得多。社區的分散性、社區服務人員的素質等因素都必須考慮,因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規范、監察機制是第一步,以保證內部數據的真實性。黃路認為數據需要一定程度的開放與共享形成數據聯盟,才能讓大數據真正發揮作用,他也在積極和阿里、華大基因等企業接觸。花樣年目前已經通過大數據向業主推薦商品、旅游等項目。
無論是提升基礎物業服務,還是將金融、養老等納入社區服務,以及大數據挖掘,黃路都在利用IT幫助花樣年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將“服務”做到極致,與用戶建立真正“有溫度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