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5-03-11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面對快速大量更新的信息與多元化的傳播渠道,中國的傳媒行業面臨著巨大挑戰,衡量體系也已經日漸不能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如何多維度全面科學地衡量評價文化傳媒行業發展水平、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對發生的問題該如何應對解決?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北京中傳瑞智市場調查公司共同發布了中國傳媒行業大數據評價標準體系——“中傳指數”,希望借助大數據技術為中國傳媒行業的發展開啟一個全新時代。
“中傳指數”即中國傳媒指數,是由中國傳媒大學率先提出創立的,旨在大數據環境下建立一個全面的中國傳媒評價標準,為傳媒全產業鏈的政府職能部門、媒體內容供應商、媒體內容集成商、媒體運營商、廣告商、用戶進行服務,從硬指標和軟實力出發,建立多層次、多維度、多區域、多評價的多種評價方式,綜合表現傳播效果的“量”和“質”,對中國傳媒領域的電視、電影、廣播、印刷品等大眾媒體或新聞媒體的發展做出定量、定性評價。
中傳指數體系目前是通過對機頂盒、互聯網和新媒體等多源數據端進行采集,利用云平臺計算分析,建立起一個多維度的科學衡量指標體系。“中傳指數”首期公布的三組指數分別為電視媒體接觸指數、傳播力指數、競爭力指數,均是針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評價衡量的電視節目跨平臺指數體系中的重要衡量指標。
電視媒體接觸指數是衡量用戶接觸及使用電視媒體程度的指標,從這一指標可以作為衡量全媒體時代各類媒體分布及發展趨勢的標準之一。傳播力指數可用于綜合衡量及預測信息傳播的廣度,同時也可監測傳播渠道分布特點。競爭力指數通過對所傳播的內容在不同媒介平臺的數據進行分析,綜合評估其整體競爭力。目前指數衡量范圍涉及文化傳播中多個領域,包括新聞時事、電影電視、體育綜藝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