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7-29
與傳統互聯網相比,移動互聯網潛在市場規模更大,發展前景更為可觀。對于移動電商而言,移動互聯網處處蘊含著商機,不少電商平臺已經將移動終端業務提升到戰略高度,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移動終端很快將成為電商平臺PK的主戰場。4G時代的開啟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凸顯必將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注入巨大的能量。
京東對移動互聯網的四個思考
第一,移動互聯網這個藍海市場蘊藏著無法估量的商業機會,那么互聯網對于你的企業、品牌意味著什么;第二,移動互聯網能給你的用戶帶來什么樣的真正價值。對于用戶來說,隨時收到服務,包括促銷信息的及時提醒等等,都讓用戶真正的感受到移動互聯網的價值所在;第三,移動互聯網最大的挑戰來自哪里。電商的業務流程非常長,所以如果要改造,不可能只改造用戶接觸到的界面,然而后臺的產品,后臺的供應鏈包括倉儲配雖,客服的服務等等這些業務流程的改造都是很大的挑戰;最后,要想清楚,你的移動業務處在哪個階段,這也是京東現在在做的。
京東移動電商發展三階段
京東移動電商的發展歷經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非主流人群使用非主流業務。主流人群就是持續的貢獻銷售,持續的下單,貢獻最大利潤的這群人。非主流人群比如說學生,比如說單個商務人士,他們并不是主流人群,但是他們會最先接觸移動互聯網,最先接觸到購物APP。京東是在2010年開始做購物APP,到2011年包括到2012年,實際上用戶真正接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最開始的時候,用戶的確就是查物流、比價、充值,在那個時候業務也是非主流。在這個階段可能你不能說希望用戶馬上就來用,馬上就開始買東西,而是盡可能找到差異化的利益點,比如用戶把APP當做一個救急工具,他真正的能夠去用,快速的去鋪貨。最初,京東是通過這個點去做的。
第二個階段,非主流人群使用主流業務。在這個階段非主流人群會繼續使用APP,慢慢地,會涉及到主流業務。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讓用戶的核心體驗一定要過硬。這個時候京東是通過一些方式來引導用戶使用移動產品,用戶的第一次體驗是否完整,這點非常的關鍵。PC雖然說不好用,但是一旦習慣了他會覺得好用,而對于無線,如果第一次體驗不好的話,他直接會覺得非常糟糕,所以核心的體驗一定要過硬。另外要在原有的主流業務上逐步的引導用戶去使用新的產品,去使用新的交付。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和用戶的習慣做抗爭,可以給用戶一些暗示,給用戶一些小的甜點,他們用了以后及時給予反饋,再把這個循環固化在用戶的腦海里。比如說用積分優惠券,物流的免單等等。
第三個階段,主流的人群使用主流業務。這里說的主流人群,一部分是老用戶的一些遷移,另外一些用戶是直接跨過了PC的,包括95后的用戶。實際上,用戶的浪潮只是時間問題,一定會到來的,移動電商能做的就是在浪潮來臨之前做好準備。所以第三個階段不需要太大的引導,用戶直接會過來。
第二階段中的三大挑戰
實際上,第二個階段是最漫長的,最痛苦的,也是大家最關心的。這一階段主要有三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用戶習慣的挑戰。這一塊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在用戶的關鍵利益上找到他的“痛點”,也就是最他關心的地方,我們給他一些好的體驗,或者是說一些甜點的引誘。
產品體驗的挑戰是另一個挑戰。屏幕小,信息大,交互重,但是用戶的產品體驗一定要完整。針對這一問題,京東的第一做法是減法。事實證明,減少信息是一個真理,把信息做到最精簡,用戶能夠最快的得到他想要的信息,這樣用戶覺得好象手機屏幕大了,或者是好象他覺得在手機上購物的干擾少了。第二個做法是時間碎片化,比如、他在地鐵里馬上就沒有信號了,他不可能做一個完整的購物流程,那怎么辦?可以讓他去搖一下,搖一下通過3秒可以得到一個商品,而且這個搖一搖是個性化的,有可能你在3秒鐘會獲得一個完整的體驗。
第三個挑戰是服務、流程、系統的再造。實際上,最大的挑戰不是產品,而是企業內部的改造。這一塊京東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發展移動京東。移動對于京東來講就是全部,所有的部門都要移動化,要求移動變成一個基礎的能力。再比如,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推薦,作為電商大數據推薦是非常適合也是必須要做的。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及時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商品。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產品故事也是京東一直在做的事情。京東要把分享在購物這一領域發展做大,讓這個分享成為用戶社交好友的購物參照。除此之外,在技術的創新方面京東做了增加現實感的兩個產品,一個是iphone的眼鏡試戴,與此類似的技術還有試穿,涉及到的技術主要有3D建模以及產品數據化。這一技術的成熟和發展,會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所以商品數據化的能力,對電商來講非常的重要的。(田盛丹|整理 秦麗|編輯)
(本文根據京東移動研發部產品總監王宇在2014ITValue@創新 系列論壇廣東站暨微信及移動化創新應用專場研討會上的演講內容整理編輯而成,未經本人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