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7-15
在中國相對于全世界,針對互聯網思維的金融創新,具備了更強的沖擊力。基于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盡管金融行業已經是競爭非常激烈,但相對某些其它行業,金融體系仍有很多的套利空間,所以其它行業更愿意把力量投入到金融行業里。
第二,金融體系還需要變革,有很多實體經濟的投資需求,或者融資的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就會存在灰色經濟,會存在影子銀行。
互聯網金融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兩個方面,金融體系需要改革,這樣的過程中監管機構目前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需要鼓勵創新,所以在監管上采取了相對比較容忍的態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是非常快的。
第三,互聯網企業做了非常大的投入,國內已經形成了幾個大的巨無霸,他們的收入已經到了可以收獲回報的階段,因此在這個時候介入到金融領域是個順理成章的過程。
第四,電商環境跟國外還是有些差別,國內非常強調平臺化的運營,而在美國只有兩家是純電商平臺,而其他的都是網上渠道,另外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市場,這也給了金融機構和其它企業一個好的示范,因此就顯示出沖擊力非常大。
不管創新怎么變,金融、銀行本身的功能是把資金跨地域、跨主體的重新配置,進行資產管理、結算和風險控制,不管怎樣創新這幾個方面本質不會發生變化,但金融服務組合的形態會發生變化。
首先,它改變了金融功能的實現方式,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網上銀行的發展,現在這些同城的票據、支票交換網絡同城業務已經衰落了,票據業務現在也已經從結算工具更多的變成了融資工具。
第二,金融服務的運營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首先運營成本在降低,因為電子渠道出現。從營銷方面,逐漸有能力和其它銀行結合形成一個社會化的營銷體系。另外,在風險方面會得到更多新的技術支持。
由此發生第三個變化,出現一些新的業態,P2P貸款、綜合服務平臺,像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融資供應鏈,這些新的業態也會產生,這樣就形成了第四個變化。
金融的外包服務出現更多的機會。通過網絡的形式更容易接觸金融服務,例如基金,銀行原來是很重要的代理渠道,而現在互聯網企業成了更重要的代理渠道,這樣的業務會越來越普遍。
這樣的變化,在整個的環境里反映出來,金融實現的方式,也就是APP加API的服務方式,通過金融服務我們把信息碎片化之后放在云端,把生活、商務服務通過云端融合,提供組合化的服務。這個創新的核心是,我們仍然是面向客戶為中心,但這實際上結合了我們在開放合作的環境里面,除了傳統的銀行電子渠道,供應鏈、社交網絡、社區,等等我們因為聚合,形成面向客戶的戰略,這是我們創新的核心。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提出了幾個具體的挑戰:
首先,支付創新,在一些支付入口、流量方面,支付寶、京東等第三方支付已經搶占很多入口,銀行希望不會被屏蔽在網絡之外,避免邊緣化,這實際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第二,融資,普惠金融草根化,定價方式發生變化。第三,互聯網金融逐漸從支付開始再到網上貸款,再到余額寶類理財的創新,倒逼銀行采取更快的改革步伐,現在互聯網金融倒逼銀行必須做。
第三,移動互聯也會促進銀行的營銷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第四,互聯網企業的服務能力、營銷能力。
互聯網金融給銀行帶來了多少機會。傳統金融業務互聯網化之后,會降低成本。另外,可以通過互聯網擴大客戶范圍,從銀行存量的營銷,逐漸轉換到拓展營銷。銀行業內部已經有很多大數據了,包括社會化的大數據,可以通過互聯網形成一個大的拼圖,形成更有效的風險控制和更有效的營銷。提供更高的服務標準和更場景的金融服務,更貼近客戶端,給我們的客戶更完美的體驗。
現在中國的經濟結構往二三線城市下沉,這時候需要有更多的產業和金融之間產融的結合,這就需要我們注入銀行的專業優勢,輸出銀行的綜合服務能力,總結為銀行服務的杠桿化。
銀行內部流程也在發生改變,比如貸款審批到業務授權,全部在往上集中,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互聯網金融時代所帶來的機會是大于挑戰的,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新的技術,比如語義分析和智能的機器人,可以通過低功耗技術找到客戶的位置,注入新的技術能量。互聯網金融還會帶來銀行業務的互聯網化,通過多渠道交互,社交媒體整合等,面向社會化營銷,(張宇婷根據2014年中國銀行業座談會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況文川演講整理,未經本人確認)